-
云南出台规划保护“高原明珠” 九大高原湖泊130条河道将进行工程治理 2023-02-10
扭转湖泊保护治理的严峻形势,保护好“高原明珠”,省委、省政府果断作出在治湖理念、治湖措施、治湖体制机制上来一场革命的战略决策,提出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60条具体措施,其中第32条措施即为“治入湖河道”。省水利厅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湖泊革命”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及时制定出台《规划》
-
滇池草海片区湖滨生态湿地实现闭合 2023-02-03
近年来,昆明市西山区持续开展辖区内滇池湖滨湿地修复建设工作,目前已实现滇池草海片区湖滨生态湿地闭合,形成一道以自然生态为主、功能完善的湖滨生态绿色屏障,初步达到水循环通畅、生态功能突出、物种丰富、景美水清的目标。
-
我省持续强化湿地保护管理 2023-02-03
2月2日,是第27个世界湿地日。近年来,我省紧紧围绕湿地保护目标,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要求,全面提升湿地保护管理水平,持续完善湿地分级分类管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提升湿地生态系统质量。 湿地具有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重要生态功能,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
记者日前从昆明市河(湖)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自全市启动实施“绿美河湖三年行动”以来,经县级自验、州(市)认定,昆明市2022年度绿美河湖名单正式公布,盘龙江、滇池(宝丰湿地)、松茂水库、寻甸县凤龙湾水库等28条(个)河流(河段)、湖库被认定为昆明市2022年度绿美河湖。2023年
-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 着力打造宜人宜居的“绿美春城” 2023-01-09
空气质量优良率达100%,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前列;滇池全湖水质保持Ⅳ类,阳宗海水质稳定保持Ⅲ类;100余个新建的街心花园、城市小游园……2022年,昆明交出了一份成绩优异的“生态”答卷。 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对昆明市生态环境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正确处理好滇池保护和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的关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
我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今年以来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456起 2022-10-31
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决策部署,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生态环境执法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10月28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今年以来,我省持续深入开展“绿剑云南”行动,发现和解决了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查处了一批环境违法行为。截至9月30日,问题整改完成2195个。
-
省政协领导来昆调研时提出 把各项治理保护任务落实落细 2022-10-21
10月19日,省政协副主席何波带队,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组织,联合九三学社和科协界别小组赴昆明市开展“感悟发展成就 凝聚奋进力量”界别联组活动。市政协副主席和丽川陪同调研。 调研组一行深入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云南浩坤磷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实地走访调研晋宁区水环境、大气污染、矿山生态修复治理以及昆阳磷矿生态修复情况。
-
秀美中国绿意浓 2022-10-17
滇池金线鲃的新回归 滇池金线鲃和鲤鱼的亲缘关系很远,它们的杂交成功突破了之前鱼类研究中的种种“不可能”,为滇池金线鲃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最近,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云南省高原鱼类育种重点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最为开心的就是这一研究成果取得了又一实质性进展,标志着滇池土著鱼的保护和繁衍研究进入新的窗口期。
-
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展现新面貌 2022-10-17
劣于Ⅴ类水体比例 下降27.8个百分点 绿色发展底色更加鲜明 作为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云南承担着维护区域、国家乃至国际生态安全的战略任务和重大职责。我省从顶层设计入手,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断取得新成绩,实现历史性突破。
-
绿水青山看春城 2022-10-14
积极打造滇池沿岸大生态、大湿地、大景区,努力将大观楼长联描绘的“五百里滇池”美景重现为真实的立体长卷。 春城大地,山清水秀,生态宜人。 站在滇池畔,眼前是绿树青山,远处是无垠碧波,抬头是蓝天白云,迎面是清新空气,人们纷纷来到湖畔露营“打卡”。 “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
《滇池——湖泊学研究》 解开“高原明珠”蜕变之谜 2022-10-14
滇池为什么叫滇池?滇池水环境整治难在哪儿?滇池的水生生物和鸟类资源现状如何……在2022年8月出版的《滇池——湖泊学研究》中,读者可跟随书中脉络解开滇池作为“高原明珠”的蜕变之谜。 《滇池——湖泊学研究》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潘继征、薛滨等人联合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共同编著,分为9个章节,共21万字。
-
比翼双飞 2只青头潜鸭现身滇池湿地 2022-10-14
13日出现在滇池湿地的2只青头潜鸭(左雌右雄)。 记者从云南滇池保护治理基金会获悉,10月13日,一雄一雌2只青头潜鸭现身滇池湿地,同日还观测到棉凫等珍稀鸟类。 青头潜鸭是雁形目鸭科潜鸭属的鸟类,为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
昆明市出台“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确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1个分项指标 2022-09-28
近日,昆明市正式印发《昆明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以下简称《规划》)。9月26日,市生态环境局召开新闻通报会,介绍《规划》相关内容。《规划》按照目标可达可控的原则,从“生态安全格局、环境质量改善、污染物总量减排、环境治理能力和绿色低碳”等方面确定昆明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21个分项指标。
-
省政协召开十二届八十一次主席会议 听取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与生态修复情况通报 李江主持 2022-09-27
9月26日,政协云南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八十一次主席会议在昆明召开。 省政协主席李江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进行了省政协主席会议重点关注问题情况通报,省水利厅负责同志就我省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工作推进情况、取得成效、存在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作全面介绍,并对参会同志关心关注问题进行现场回应。
-
丁仲礼率队在滇调研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工作时强调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不断提升湖泊水质 2022-09-22
与当地干部、科研人员共同研究保护治理工作面临的难点和破解思路。 丁仲礼强调,要充分认识高原湖泊保护的系统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从保护治理的角度把握不同湖泊的水文特征,找准污染成因,准确掌握入湖污染物总量、构成及变化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要着眼长远,立足地方实际,科学合理设置治理目标,采取经济、适用的措施,推动解决流域截污治污、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问题,确保长期管用。
